人文物理实验室成立于2018年,已成为我校人文社科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重要基地。是我校为全面提升人文社科类学生科学素养而特别建设的实验室。实验室致力于打破学科界限,将物理学的严谨思维和科学方法引入文科教育,为我校的通识教育贡献力量。实验室不仅支持多门物理通识课程,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科学、启迪思维的实验平台。实验室特色如下:
1、先进实验教学理念:通识教育是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,是世界一流高校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的重要体现。人文物理实验室以通识教育为核心,通过物理学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,对培养文科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该实验室开设一系列物理学通识核心课程,为全面提高人文社科类和非物理类学生的基本自然科学素养服务。
2、实验教学改革:实验室不断推进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改革,通过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培养,拓宽知识面,组织学生参与科学研究,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,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。我们将虚拟仿真实验、演示实验、实体实验和课外考察等环节有机结合,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。
3、实验室平台建设:该实验室的包含百余种教学设备,涵盖物理基础实验与前沿热点实验(热电材料、超导材料、太阳能电池等)。软硬件条件能满足探究性教学活动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的开展。
本实验室为《人文物理通识与探索性实验》《概念物理I》《概念物理II》《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现代物理学》等课程提供实验支持,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需求。其中《人文物理通识与探索性实验》 《概念物理I》获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, 《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现代物理学》 获批成人动漫 金课。
近年来,实验室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发表了多篇教研论文。2021年,实验室获批成为“中国物理学会科普教育基地”,我们正持续加强实验平台的建设,力争申请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。
在未来的征途上,我们将继续秉承通识教育的理念,持续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,力求为本科生打造一个世界级的物理学科普教育平台。同时,积极参与并举办科技活动周和物理学科暑期夏令营等活动,不仅为中小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知识衔接提供支持,也为科普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。